《大学体育教程》教材的编写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参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新出版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方面的教材,吸收了诸多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全书共分两篇八章。第一篇(第一至第三章)为理论篇,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概述、体育卫生与保健、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与校园体育竞赛组织。第二篇(第四至第八章)为实践篇,内容包括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垒球),休闲娱乐类(基本活动能力锻炼、台球、高尔夫球、冰壶、轮滑、体育舞蹈、滑冰、飞盘、花样跳绳、飞镖、旱地冰球),生存类(游泳、定向运动),拳操类(跆拳道、瑜伽、健美操、啦啦操、健美运动),传统体育类(武术、太极拳、中华射艺、龙舟、舞龙、运动风筝、中国短兵)。
文海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访问学者,主持上海市学校体育课题1项,公开发表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2017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获得上海市教委记功奖励。
张波,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体育健康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上海体育大学博士,爱尔兰科克大学访问学者、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访问学者,国际箭联(World Archery)一级射箭教练员培训师。博士论文为国内首篇“中华射艺”研究,出版体育学领域首部《中华射艺》教材,首部《中华射艺历史与文化》专著。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项,并先后在《体育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2016年获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学标兵;2017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获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书育人贡献奖”。带领团队以中华射艺项目获得“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上海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