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通信技术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迅猛发展,堪称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每一次突破和进步,都带来深刻的变革,全面重塑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从日常的沟通交流,到复杂的工业制造,通信技术无处不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近30年来,通信工程专业稳居热门本科专业前列,凭借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创新潜力,吸引了大量优秀学子投身其中,为该领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通信原理”课程在通信工程及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本科生夯实专业基础的核心课程,还是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关键科目之一,承担着选拔和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使命。
本教材凝聚了天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历代教师的教学智慧与经验。在编写过程中,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基础上,注重引入现代通信工程领域具有实用价值的信号处理算法,致力于培养满足工业界需求的合格工程人才,紧密契合新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侯永宏,现为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无线通信、视频与图像处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课程《通信原理》。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多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天津市基金、军工项目以及横向课题1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发表第一作者(通信作者)SCI检索论文3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侯春萍,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杨敬钰,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本科生课程《通信原理》,研究生课程《宽带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等课程,主持教改项目。在北京邮电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访问教师、瑞士联邦洛桑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主持30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项目、自然资源部委托课题等;在Nature Methods、IEEE Transactions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获国际会议论文奖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技奖励。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及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岳焕景,现任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英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深度学习、通信、图像视频处理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TIP、TMM、TCSVT、CVPR、NeurIPS等本领域知名期刊与会议中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VCIP2016最佳10%论文奖。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入选微软学者、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沈志康奖教金、天津大学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攀登计划、天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栋梁之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公司合作项目3项。担任领域内知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TCSVT)编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