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过自己目睹的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发生的巨大变化,根据自身参与的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事业发展中的一些工作,追溯了四十年间天津大学向综合性转型、“211工程”建设、百年校庆、“985工程”建设、新校区建设、大学文化建设及从卓越人才培养到新工科建设等许多重要活动。通过散文和轶事的形式,从自身所了解的视角为后人提供参考。以身边发生的鲜活的人和事,书写天津大学的故事,凝聚师生爱校之情,赤子之心,焕发师生的奋斗精神,亦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希望能够引发师生共鸣,大家一起讲述更加丰富多彩的天大故事。
王杰,天津大学教授,是中国高等教育史、大学文化研究及校史编研领域的领军人物,尤其在中国近现代大学史、高等工程教育史以及大学文化理论构建方面贡献卓著。
上篇 散文
津门“江南”话天大
这里夏花灿烂
秋雨荷塘
雪藏在记忆中的冬天
“天南街”和“天南大”
天南街上矗起一座两校合作大厦
老校长李曙森的墨宝
我的师傅于海龙
焚琴洒酒祭故人
几滴墨渍 文人情怀
下篇 轶事
亲历张太雷烈士铜像制作过程
张太雷毕业文凭的发现
关于北洋园校区张太雷雕像设计的几点建议
在《天津大学“家国情怀”教育实施方案》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所经历的几次校庆
天津大学校史展览馆的建立
《文化记忆》难忘的记忆
建立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的建议与工作规划
天津大学首届大学文化高峰论坛的举办和“天津倡议”的发布
《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史》一、二、三卷的编写过程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百年办学回顾丛书》的编辑背景
我校“211工程”报告的起草与三鲜水饺
《天津大学志·综合卷》及分卷和专卷的编纂
披星十载完成“学府驾六”
《北洋大学与天津》丛书和《北洋大学与近代中国》丛书
《木铎金声》所宣扬的爱生文化
《大学校长思与行》——解读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新视角
关于第一个大学章程的争议与《北洋大学及其章程考证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顶层设计(1.0版)
“四力一高”与EI-QAKE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升级版)
天津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案(2.0)教育理念的解析
“新工科+大学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对于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的一些建议
电视纪录片《大学之道》
关于盛宣怀故居布展的几点建议
北洋园校区正式启用和“校训石”揭幕
天津大学常州校友会会长王荣泰与“企业管理干部专修班”
未被采用的题跋
《天津大学师德公约》的内涵介绍
关于我校一流大学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两个建议
2019清华会讲——“清华会讲湖大行”会议发言
新中国院系调整与定名天津大学
我与《天津大学报》的缘分
院馆院史院志建设
研究所与问津书院合作建立新型文化教育基地
许美德女士的书评与赠书
附录
编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