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欢迎投稿
综合编辑部
综合编辑部,现有6位组稿编辑,其中正高级编辑职称2人,副高级编辑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均为出版社组稿编辑的骨干力量。出版图书方向涵盖: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各种高等教材(含高职教材)、外语类图书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等。综合编辑室是我社重要的策划编辑部门,2016年综合编辑室共计出版图书106种,约占全社总出书品种的22%;生产码洋1487万,约占全社总生产码洋的33%,其中新书约占全社新书码洋的17%,重印书约占全社重印码洋的46%。
经管与社科出版与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出版社经管与社科出版中心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中心已经形成了务实奋进、协作良好、敢于开拓、成绩显著的团队。在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下,我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出版规范和出版社各项政策方针的要求,积极开拓思路,团结协作,努力践行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宗旨,持续调整和优化选题结构,深入挖掘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图书资源,始终保持中心工作的健康稳定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近几年,我中心年出版图书50种左右,新书约30种,年出版码洋约450万,主要出版方向为经管社科等各类高校教材和学术专著、各类科普和文化普及图书以及为天津大学等有关院校单位定制出版的各类出版物。所出版图书中,公共行政核心课程系列教材、21世纪工程造价前沿系列丛书、工程造价咨询系列丛书、田蕴章书法系列图书等均在相关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收到广大师生读者的高度好评。
截至2017年6月,我中心已取得国家级和天津市多项奖励和资助项目,包括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1项,天津市优秀图书奖1项,“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优秀教材奖十余项。
西南分社
面向西南地区,主要出版和推广高等院校教材,以高等院校建筑建工类教材教辅为特色。
韩振平工作室
一直致力于建筑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工作,形成了以当代建筑设计作品集、古建筑保护与修缮、建筑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出版方向。
文稿编辑中心
天津大学出版社文稿编辑中心(以下简称“文稿中心”)正式成立于2009年年初,迄今已有8年多的历史。文稿中心由退休返聘的资深老编辑和中青年编辑组成,新老结合,以老带新,培养出一批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文稿编辑。
截至2017年6月,文稿中心共有15名编辑,其中设主任1人,负责印前审读的编辑1人,退休返聘编辑3人,其余编辑10人。文稿中心承担出版社主要的书稿加工生产任务,为出版社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营销中心
天津大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主要负责天津大学出版社图书的销售、推广和宣传工作。营销中心与全国各大新华书店、网店、馆配商、教材商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业务往来。立足于认真做好本社的图书发行工作,开发和建设图书发行网络,注重网络和实体销售的共同发展,注重政府采购新渠道的开发,按区域建立必要的客户信息资源;根据本社教材为主、专著为辅、建筑特色的出书特点,制定不同销售渠道分销不同类型图书,保基础量、促增长量的策略。注重教材推广工作,利用总社和各分社的地域优势,实行分区域推广,为本社教材在各地区的占有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积极参与各地经销商举办的教材巡展,起到一定的辐射和宣传作用。利用高校教材网、高校教材图书目录、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新华书目报、官网、官微等媒体对本社的图书进行宣传;积极组织作者讲座和签售活动进行本社的图书宣传。积极参与市场调研,把握图书市场信息,为出版社选题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天津大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业务分工及联系方式
社长办公室(总支办公室)
负责日常行政事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资产管理、安全管理和网络管理等工作。
总编办公室(出版部)
总编办出版部是出版社组织图书生产的职能部门,是开展出版业务的重要枢纽。工作内容为把握出版方向,制订生产计划,掌控生产流程,对外业务联系。具体工作包括选题管理、书号管理、图书图文设计、图书印制管理、样书管理、书稿档案管理、合同管理、图书质量检查、图书评奖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学校考试试卷印刷等,还承担着对外联络和接待工作。
分社管理部
分社管理部是出版社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分社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分社制定并落实图书出版计划,做好分社图书从选题申报到成书维护的编务工作全过程。
分社管理部是分社与社内各部门联系的纽带,是信息传递的中枢。工作关系到分社图书出版的效率与效益,关系到分社工作的计划划与落实。
分社管理部现设副主任1人,每年教材出版高峰季节增设临时岗位1人。
天津建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建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建筑邦网站的运营与服务。
建筑邦网站专注于建筑设计的互动分享,为全中国及全世界的成千上万的建筑设计师、设计机构提供一个专业内容作品的阅读、展示、分享、互动的服务平台,让他们通过阅读与互动激发创作灵感、全面专业地展示个体或机构的设计实力与成就、分享甚至交易设计经验与创意思想、实现真实的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社会化交流,为建筑设计师们的下一个项目设计从创意到实现提供一切可能的参考。
建筑邦网站以“Better Design, Better Life(设计使生活更美好)”为核心理念,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建筑设计业界作品传播途径和方式、提高作品传播和创意分享效率、强化业界沟通与交流,通过推动建筑设计构建更美好的世界。
出版社图书代办站
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金110万元,是隶属于天津大学出版社下的二级独立法人单位,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
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成立20多年来,一直秉承着“信誉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天津市各个高校提供教材采购服务,以到货及时、优质热情、信誉至上的服务,赢得天津市各个高校老师的一致好评。图书代办站也肩负着天津大学学生教材的征订、发行等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天津大学及海河教育园区的读者服务,在北洋园校区成立了读者服务部,供应老师学生所需用书。
图书代办站年销售教材码洋2500多万元,与全国100多家出版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优秀经销商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全国骨干经销商。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是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办站工作委员会高等学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成员单位,并多次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代办站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优质服务代办站”“优秀代办站”称号。
天津大学出版社数字中心发展历程及重大成果
1 我社数字出版中长期发展的前期摸索
(1)出版流程数字化实践。2002年开始,我社主动投资与迪威奥特公司合作开发了适合本社特点的出版全流程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财务管理系统为中心,涉及选题管理、编审管理、印刷管理、库存管理、发货管理等多项工作内容。为了适应工作内容的变化与发展,2008年我社进行了系统升级,既满足了当时出版工作内容需要,又兼顾了该系统未来的扩展性。经过多年的推广使用,我社所有员工工作都已经以该系统为平台,形成了全员参与、深入开发使用的良性环境。通过该系统的开发使用,也使我社员工深刻了解到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对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该项工作是我社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2)电子书业务开展。2002年开始,我社与方正阿帕比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以电子书为切入点开始认识数字出版。2016年,我社电子书业务年收入已达30万元。同时,通过电子书业务,我社也与多个业内数字出版技术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项工作为我社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提供了项目基础和合作基础。
(3)图书电子版权规范。无论是电子书业务,还是未来可能开展的各项数字出版业务,前提是出版社拥有内容,解决图书电子版权问题一直是业内的难题。我社在2002年开展电子书业务之初,就意识到此问题,主动在图书出版合同中加入电子版权内容,并逐步与此前出版图书的作者签订电子版权合作协议,整体上解决了我社图书电子版权问题,为我社此后的数字出版发展打下了一个极好的版权基础。
(4)电子排版文件归档。我社制定了《电子排版文件归档办法》,对电子排版文件的回收归档提出了具体流程和规范,经过多年运行,社内出版图书电子排版文件存储率已达到90%。为保证存储内容不损坏,文件存储采用多种存储介质(包括光盘、硬盘、网盘等)。这也为我社未来的数字出版发展提供了内容基础。
2 我社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传统出版基础
(1)出版体制改革为我社数字出版中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出版社,2009年我社成为全国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的首批19家试点单位,在转企改制中走在全国大学出版社的前列,在体制机制、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进行了适应市场竞争的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向现代出版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体制机制的调整将有利于推动我社数字出版业务走向市场、走向竞争。
(2)建筑图书出版特色是我社数字出版中长期发展可以依靠的品牌基础。建筑图书出版是我社传统出版领域的特色品牌。自建社之初我社就紧密依托母体天津大学建筑学优势,瞄准高品位、高档次、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建筑类精品图书,在“建筑设计类图书”和“建筑文化类图书”领域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建筑学领域的优质专家学者资源,通过国内主动策划开发以及版权引进等多种方式出版了一大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兼具市场潜力的常销、畅销建筑类图书精品,并屡获国家级出版大奖。作为全国建筑类图书的主要出版单位,作为全国建筑图书出版联合体的首倡单位,我社出版的建筑类图书以其鲜明的特色、卓越的品质、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市场认同在行业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该领域,我社积累了大量资源,包括内容资源、编辑资源、合作资源、专家资源等。
(3)长期的教材与学术出版为我社同领域数字出版探索提供经验基础。我社在近30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出版教材与学术专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围绕天津大学的优势学科,如化工、精密仪器、自动化、机械等,我社出版了一大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学术图书和教材教辅图书,建社以来有多种图书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等省部级奖项。对教材出版和学术出版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我社在同领域的数字出版创新突破。
3 我社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强国为指引,以出版社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实现数字出版业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为根本目标,牢牢把握当前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机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内积极寻求产品开发与服务支撑的切合点,对外积极拓展合作渠道,进一步凝练方向,强化产品开发、营销创新的力度,加快建立融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工作机制与利益机制,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产品的多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实现我社传统出版内容价值的数字化延伸,增强数字出版服务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与竞争力,使数字出版转化为推动出版社建筑出版、学术出版、教材出版、市场出版产品线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2)主要目标
力争在 “十三五”期间,天津大学出版社中长期发展的关键时期,基本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示范性和引领意义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一支既熟悉传统出版流程又具有数字出版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基本形成在专业领域、行业领域的数字出版品牌特色,基本形成适合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基本形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数字出版成为出版社产值增长重要支柱,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融为一体,对传统出版业务增长贡献显著增强,在专业行业领域成为领先的数字出版服务提供商。
3)发展指标
成为出版社产值增长重要支柱。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数字出版项目和产品的整体品牌建设,成为出版社产值增长的重要支柱,数字出版产品销售额年增长速度在100%左右,到2020年在2015年90万元的基础上实现翻4番,达到1440万元,总体收入占我社总体收入的15%至20%,总体利润占我社总利润的25%至30%。
成为专业行业领域领先的数字出版服务提供商。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呈现多元化、集约化与品牌化,其内容与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等核心竞争力得到专业行业市场认可,产品形态、运营模式、行销方式基本形成,在专业行业领域的市场覆盖率高于同类出版社。其中,我社主要针对的专业行业领域包括建筑设计行业方向、建筑文化专业方向、高校数字教育方向、数字学术出版方向。对这四大产品线的数字出版增值服务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带动产品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显著提升,成为支撑四大产品线业务增长和提升品牌效应的重要手段。
可持续发展支撑环境基本形成。第一,数字出版理念、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数字化发展战略目标等深入人心,数字化行为贯穿出版社组织行为始终;第二,数字出版人才积累基本到位,培养和引进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占全社总人数的10%,能熟练开展数字产品策划的编辑占绝大部分,数字化、网络化营销队伍基本形成;第三,全数字化的集策划、开发、管理、行销、运营为一体的数字出版业务体系基本形成,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业务逐渐融合,形成数字出版中心与其他部门共同发展数字出版的有利格局;第四,数字出版业务规范、利益分配机制、版权管理机制、对外合作机制等相关规范与机制建设基本到位,有效带动各出版中心与编辑参与数字出版业务的积极性,为我社数字出版的稳步发展提供机制体制保障;第五,运用资本运作、联盟、引进或合作等多种手段,基本建立与内容提供者、运营商、合作伙伴、技术提供商,以及竞争对手、主要客户群体和监管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
我社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方向不断投入研发,先后在防伪、纸电融合、专业数据库、专业服务平台等领域取得成果。其中,二维码防伪技术、纸电融合技术已投入实际生产;建筑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筑邦社交平台已上线运营。
防伪技术:由我社自主研发的二维码防伪技术采用先进的图形识别技术、用户身份识别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数据安全技术、沙云加密技术,可同时完成图书防伪验证、读者身份识别、用户行为管理、资源标识等任务。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图书的非法复制、电子资源盗用问题,同时为读者管理、行为分析、数据挖掘提供支撑。该技术先后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
纸电融合:我社始终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根本宗旨,自2002年就不断探索传统出版物产品升级。2015年,我社在图书及电子资源版权保护领域获得了突破;2016年,在二维码防伪技术的基础上,我社实现了纸电融合技术,使图书与线上电子资源紧密连接,极大地丰富了出版物内容,初步实现了融合出版的发展理念。
专业数据库:结合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资源、作者资源以及天津大学学术资源,我社先后在2013年、2016年启动建设“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数据库”“中国古建筑测绘研究成果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将丰富我国在古建筑研究、古建筑保护、测绘、匠艺等领域资源建设,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提供丰富、专业的历史资料、学术资料。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社重视人才建设,不断对社内优秀人员进行专业深造,培养出一批具备传统出版领域业务能力、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的新型出版人才,形成一支适应数字化营销方式、掌握融合出版编辑技能、具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优秀团队。
官方微信账号